激光粒度儀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整個測量過程不需調節儀器中的任何部件。同時儀器還具有自標定、自校正功能,從而保證儀器有較高的測量精度,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
激光粒度儀的工作流程。
激光粒度儀操作步驟
1、樣品的前期處理
由于沉積物在沉積過程中保存了大量的有機質、碳酸鈣等,而且在沉積后的壓實成巖過程中不斷發生各種物理化學變化,造成沉積物的膠結,從而會影響粒度測量的真實結果。因此用激光粒度分析儀對沉積物進行分析,必須在上機操作之前對樣品進行預處理,去除有機質、鈣質等成分,以及膠結作用對粒度的影響。不同的預處理方法可能會導致測得的粒度分析結果存在差異,因此認真對待樣品的前期預處理是得到準確分析結果的保證。
(1)用水浸泡樣品,加入雙氧水,去除有機質。
(2)加入鹽酸溶液,去除鈣質。
(3)對樣品溶液進行清洗,直至呈中性。
(4)上機前對樣品進行超聲振蕩,消除樣品的膠結作用。
(5)加入分散劑,降低顆粒的凝聚性。
(6)調整超聲的時間和強度,在測量之前再次超聲,以確保樣品顆粒呈分散狀態。
(7)調整泵速,使不同粗細的顆粒均勻地進入取樣器。
使用激光做光源,光為波長一定的單色光后,衍射和散射的光能的空間(角度)分布就只與粒徑有關。對顆粒群的衍射,各顆粒級的多少決定著對應各特定角處獲得的光能量的大小,各特定角光能量在總光能量中的比例,應反映著各顆粒級的分布豐度。按照這一思路可建立表征粒度級豐度與各特定角處獲取的光能量的數學物理模型,進而研制儀器,測量光能,由特定角度測得的光能與總光能的比較推出顆粒群相應粒徑級的豐度比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