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圖像分析儀是一種用于測量和分析顆粒形態、大小和分布的高精度設備,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地質學、生物學等領域。下面將詳細介紹分析儀的操作流程,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一設備的使用方法。

一、準備工作
1、確保分析儀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檢查設備是否連接正常,電源是否穩定。
2、準備好待測樣品,確保樣品的質量和數量滿足測試要求。對于液體樣品,需要使用專用的顆粒計數器進行預處理,以獲得穩定的顆粒濃度。
3、根據測試要求,選擇合適的顆粒分析模式,如靜態圖像分析、動態圖像分析等。
二、設置參數
1、打開
顆粒圖像分析儀的操作系統,進入參數設置界面。根據測試要求,設置顆粒尺寸范圍、顆粒形狀參數、圖像采集速度等參數。
2、對于動態圖像分析,還需要設置顆粒運動軌跡的參數,如運動方向、運動速度等。
3、在參數設置完成后,保存設置并退出參數設置界面。
三、加載樣品
1、將處理好的待測樣品倒入分析儀的樣品容器中,注意不要超過容器的最大容量。
2、關閉樣品容器的蓋子,確保樣品容器密封良好。
四、開始測試
1、在分析儀的操作界面上,選擇“開始測試”選項,啟動測試過程。
2、分析儀將自動進行圖像采集、處理和分析,生成顆粒形態、大小和分布的統計數據。
五、查看結果
1、在測試完成后,分析儀的操作界面上將顯示測試結果。用戶可以查看顆粒的形態圖、大小分布圖等信息。
2、如果需要對測試結果進行進一步分析,可以使用分析儀提供的數據分析功能,如粒徑分布曲線、顆粒形狀因子等。
六、清理和維護
1、在測試完成后,及時清理顆粒圖像分析儀的樣品容器和鏡頭,避免樣品殘留影響下次測試。
2、定期對分析儀進行維護,如更換鏡頭、清潔傳感器等,確保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